南方论刊

理论前沿

  • 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科学思维分析

    袁洋;

    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与自我革命,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对自我革命“九个以”的诠释,其包括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辩证把握各项关系的辩证思维;全面审视各个要素构成系统整体的系统思维;总结规律、以史为鉴的历史思维。这四种思维能力紧密相关,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征程中彰显出强大思想伟力,为新时代自我革命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更加细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025年06期 No.405 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的道理学理哲理

    何泰琳;管新华;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而挖掘其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是提高实效的前提和基础。就道理而言,这一重要要求科学回答了何谓区分、区分什么、为何区分和怎样区分的问题;就学理而言,法理学、中共党史党建学、行政学是三大主要的学科依据和学理支撑;从哲理上而言,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三大重要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2025年06期 No.40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南方视点

  • 中共领导民主党派纪律处分建设的历史与逻辑

    王宏哲;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然要求民主党派建立完善的纪律处分制度。民主党派的纪律处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引领下逐步建立起来的,这是其生成特性。《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纪律处分工作座谈会纪要》是民主党派纪律处分规范模板,而其内容主要源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这是使得其在内容上具有强借鉴特性。民主党派的纪律处分因其处分决定机关的非独立性、与中共党委统战部的“商”制度以及“纪在法后”的纪法关系等,使得其纪律处分必然归入党和国家监察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实施。

    2025年06期 No.405 10-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西方大型科技企业数字空间活动的行为逻辑探析

    牛学利;钟媛媛;

    当前,大型科技企业对传统国家主权概念和国际治理形势形成挑战,逐步实现了从跨国公司到地缘政治行为体的转变,通过引领数字经济变革、开展意识形态交锋,参与数字地缘竞争、影响国际规则制定,提升整体软硬实力、扩大数字权力等方式,活跃在数字空间。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大型科技企业的力量在多领域对他国形成体系化遏制,我国应及时关注美西方大型科技企业在数字空间中最新行为动态,不断提高维护网络安全的综合实力。

    2025年06期 No.40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 全面深化改革系统观念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意蕴

    胡慧前;

    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观念不是抽象的理论框架,而是理论方法和实践工具,具有深刻内涵、鲜明特征和丰富价值意蕴。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开放性从五个维度勾勒出其深刻内涵。党的领导、人民中心、中国式现代化与守正创新四者紧密衔接呈现出其鲜明特征。对系统观念的坚持贯彻不仅体现党对改革复杂性与多维度互动的深刻认识,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方法论遵循和实践路径指引,确保改革深度和广度相匹配,形成持续发展的改革格局。

    2025年06期 No.405 16-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思想共识凝聚研究

    王楠;

    思想共识凝聚作为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思想合力的实践活动,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引领社会革命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环节。随着中国改革推向进一步全面深化阶段,社会转型、结构转换、利益调整使得人们的思想更加多元多样、分歧分化。思想共识凝聚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是聚合改革发展动力的必要前提、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大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其本质要求是要在多元思想意识中强化主导引领、在复杂利益关系中促进共识达成、在多变社会现象中明确方向指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凝聚思想共识,要夯实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基础、筑牢核心价值引领的价值根基、滋养坚守文化立场的文化土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精神力量。

    2025年06期 No.405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济观察

  • “鲁”力奋进:山东省县域经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王鑫;朱长根;

    本文阐述了山东省县域经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首先剖析其发展现状,包括总体规模、发展态势与典型模式。其次阐述县域经济在产业、城乡、生态方面助力现代化,但面临产业同质化、要素短缺与区域协同障碍等问题。最后基于分析,提出强化特色产业培育、创新要素保障机制、深化区域协同联动等策略,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5年06期 No.405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台资本下剩余价值生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吴晓梅;叶清翠;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数字平台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今,平台资本成为21世纪以来主要资本形式之一,其支配下的劳动形态有新的表现,剩余价值生产形式较之以往有极大不同,剥削变得比以往更深刻且隐蔽。与此同时,劳动者的联合力量逐渐被瓦解,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不断加深。我国正在进行的数字中国建设,对平台资本表现出的巨大生产力要辩证看待,既要吸收“精华”果实,又要把“糟粕”引以为戒。

    2025年06期 No.405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研究——基于信宜市北界镇的案例分析

    吴银娟;李波;吴炬怡;谭玲艳;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创新和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以信宜市北界镇抱团发展模式为例,对抱团发展模式的内涵、做法、特征、成效等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各地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No.405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术之窗

  •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及现实启示

    孙健;刘辰;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克思精神生活观和毛泽东精神生活理论的弘扬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回应,它内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作用、根本目标、指导方针和建设的途径手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为我们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和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2025年06期 No.405 32-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梁漱溟晚年的“新心学”与共产党人的心学——以《中国——理性之国》为中心的考察(四)

    方绪银;姚大斌;葛翠茹;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开山之祖”,其晚年的“新心学”思想是“援马学入儒”的产物,这在2000多年的儒学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创性贡献。他从其“伦理本位”论的视角,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中共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成功的最大奥秘,就在于其理论与实践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的融会贯通,而这个“融会贯通”之所以能够圆满实现,是源于两者之间的彼此契合。梁漱溟堪称是从学术理论上研究“共产党人的心学”的第一人,他晚年的“从心出发是中国革命的特色”、中国革命“发端”于毛泽东等“革命家的深心大愿”、共产党人成功于其“深心大愿”的“常明不失”等极富原创性的学术思想见解,不仅在现代新儒家中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论”等创新理念也颇有神韵相通之处。这意味着,要研究中共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百年历程,特别是要构建当代形态的心性之学——共产党人的心学体系,梁漱溟晚年的“新心学”无疑是迄今为止的现代新儒学论著中最具有发掘价值的“思想富矿”。

    2025年06期 No.405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个结合”视域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碳”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与价值意蕴

    周达;于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决定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视角,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碳”的重要论述不仅为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而且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政策支持。

    2025年06期 No.405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社会治理

  • 老年数字鸿沟:表现、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吴琼;

    进入智能时代,老年数字鸿沟愈发显著。本文分析了在数字社会中部分老年人面临的数字技能缺乏、信息获取困难、安全与隐私顾虑、数字设备界面不友好及社交孤立等问题。影响老年数字鸿沟的因素包括年龄、教育、社会经济地位、数字设备可及性、文化、心理、数字技术设计和政策环境。建议提高数字培训、改进数字设备界面、强化网络安全、增进社会支持,对于促进数字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6期 No.40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基层治理的苏州实践研究

    刘龚煜;卢广来;余栋;

    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治理形势,只有创新性地完善与发展基层治理,才能有力地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时俱进,继承了“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贯彻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堪称基层治理的典范。通过文献梳理、案例分析等方法,立足苏州地区基层治理的实践,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主题,研究苏州地区创新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举措及赋能基层治理的保障路径。

    2025年06期 No.405 46-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新就业形态:信息不对称与代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和剑波;陈璇;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态势的驱动下,新就业形态,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及零工经济等,正逐步崛起并成为就业市场的主流模式。这些新兴模式在带来灵活性与扩大就业容量的同时,也伴随着信息不对称与代理问题。文章立足于新就业形态这一核心概念,分析了在数字技术驱动下,新就业形态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代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并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发力两大维度出发,系统地提出了应对这两大挑战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新就业形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促进就业市场的公平、高效与和谐。

    2025年06期 No.405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党史党建

  • 党建引领纪检监察工作的价值意蕴、困境审视与优化路径

    苗奇;

    党建引领纪检监察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与纪检监察理论、工作实践结合的重要研究命题。党建引领纪检监察工作在深层次上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与提升党对纪检监察工作领导力这两方面战略任务的交集与产物。本文从新时代党建引领纪检监察工作的价值意蕴出发,剖析纪检监察工作中党建引领的要素逻辑构成、纪检监察工作中制约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的实践困境后,给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对于做好新时代党建引领纪检监察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5年06期 No.40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我监督与人民监督相结合:内生逻辑、价值意蕴及其实践路径

    赵科博;

    自我监督以党内自律为核心,强调从内部锻造纯洁性与先进性;人民监督以外在制约为抓手,确保党的权力始终为人民所用。两者的结合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并贯穿于党的长期治理历程与丰富实践之中。整合自我监督的内部自律力量和人民监督的外在约束力量,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从而促进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向纵深发展。在实践路径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内外联动、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并通过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营造全社会对监督工作的价值共识,才能推动党的自我革命迈向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2025年06期 No.405 56-5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认同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两个结合”的百年进程及其基本经验研究

    张钒钒;

    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史,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次结合”,再到“两个结合”概念的完整提出,中华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从最初的理性认知,逐步发展到情感认同与理性认同的同频共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时代以“两个结合”为根本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认同归属的新指针。

    2025年06期 No.405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民主法制

  •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数据侵权问题及治理机制

    雷舒航;

    本研究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数据侵权问题及治理机制。随着其快速发展,数据侵权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对人格权和著作权的侵害。侵权责任认定面临技术风险和国际竞争等困境。通过对国内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案等案例分析,从司法和立法层面探讨治理机制。司法判决具有重要价值,可促进利益平衡和共识形成,探索新知识产权规则。立法层面,现有立法存在不足,未来应明确数据使用合规标准、加强输出内容版权保护、注重国际合作与协调、平衡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数据侵权问题复杂,需综合运用司法和立法手段完善治理机制,以实现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良性互动。

    2025年06期 No.405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新型横向帮扶的法治逻辑与实现进路

    邬倩敏;

    新型横向帮扶是以区域发展权为基础、以契约治理为手段、以实现空间正义为目标的粤东西北地区的一项区域发展权利,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传统的横向帮扶仍具有明显的政策主导性,由此导致执行的约束力与确定性不足。为实现横向帮扶由政策导向的政治动员到法治化的合作激励转变,应通过完善横向帮扶的规则体系与保障机制,通过完善横向帮扶的框架式立法、出台横向帮扶协议示范文本、明确帮扶主体之间的权责配置以及建构横向帮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争议解决机制等,实现横向帮扶的法治化运作。

    2025年06期 No.40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场所吸烟问题的规制路径——以劳伦斯·莱斯格的规制理论为视角

    曹子贤;

    吸烟是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因素,其不仅会对吸烟者自身造成危害,也会对他人造成危害。我国各地虽然有公共场所控烟的立法,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客体、利益诉求之间存在冲突,“语义之刺”也妨碍法规的具体适用。因此,在探求控烟目的及吸烟者“负外部性”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劳伦斯·莱斯格的规制理论,运用法律、社群规则、市场和架构等范畴,有效分析公民吸烟的动机和“负外部性”,达成规制吸烟者“负外部性”的目的。

    2025年06期 No.40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字平台自我优待反垄断法规制

    梁昱钦;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自我优待行为被赋予新的质态,尽管其仍有可能被认为是理性经纪人假设下的合理竞争行为,但同时拥有“裁判”和“运动员”双重身份的数字平台实施自我优待行为时可能会破坏横向、纵向市场竞争。近年来,数字平台实施的自我优待行为及其规制研究是全球反垄断热点。为有效规制自我优待行为,规范平台行为模式,应明确自我优待行为的行为定性,确立科学有效的规制反垄断条款。

    2025年06期 No.405 72-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工作研究

  • 广东省国企办园动力机制研究

    赵晨;禹浩;张悦;刘楚红;

    公办性质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行业积极向普惠优质发展的重要资源,其中国企办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广东省国企办园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进行研究,把国企办园发展的动力分为以推力系统、引力系统、支撑力系统为整体的外部动力和以企业、园所为核心的内部动力,共同构建动力机制框架。基于对广东省5位国企办园负责人深度访谈,揭示国企办园发展动力缺乏所导致的国企办园数量分布不充分不均匀、发展水平良莠不齐的现状,为国企办园提供问题解决策略。主要从加强国企办园支撑力系统和激发企业与园方的内部动力角度建言献策,为广东省国企办园提供思路和启示。

    2025年06期 No.405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时代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思考

    赵亚东;

    党外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对于进一步巩固壮大统一战线、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意义重大。近年,笔者围绕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诸多调研分析,就新时代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积极识才、广泛选才、科学育才、合理用才和诚心留才5种路径。

    2025年06期 No.405 79-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文化长廊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认同:意涵、特征与实践进路

    殷轶豪;

    中国式现代化标志着中华文明的现代性转向,其建设与发展无法回避文化认同的体认与构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认同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依据,在主体、客体以及主客因素的共同作用中澄明了其基本内涵,彰显了其主体性、民族性、时代性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实现这种文化认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不断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人与文化双向互动机制,以文化复兴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5年06期 No.405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向“新”而行:新质生产力促进苏州“最”江南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活化的实施路径

    孙薇;周晓斌;

    本文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在促进苏州“最”江南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活化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苏州“最”江南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质,强调其在江南文化中的中心地位。新质生产力作为文化领域的创新动力,推动了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模式变革和产业升级。尽管苏州在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文旅融合路径狭窄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推进文化产业化、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以及利用新技术推动文化创新等,以实现苏州江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传播。

    2025年06期 No.405 85-8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黑神话:悟空》看数字游戏赋能传统文化传播

    吴斐;

    当今,社会数字化使得数字游戏逐渐成为沟通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桥梁。《黑神话:悟空》作为第一部国产“3A”游戏,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传统文化传播并取得了成功。当前中国数字游戏产业发展不成熟,与传统文化融合存在诸多困难,为了进一步促进融合进程,我国需要在产业链、产权保护、文化自信、消费市场等方面加大投入。

    2025年06期 No.405 88-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广角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培育优化研究

    张倩雯;

    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大学生就业观培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呈现出“考编热”“考研热”持续升温、“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等态势,折射出00后大学生在择业观、就业观上鲜明的“不将就”心态及对高质量就业的迫切渴望与强烈诉求。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内涵,调查探讨广东省00后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并揭示在此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培育的逻辑理路及优化策略,以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理性规划就业选择,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个人价值,实现职业理想。

    2025年06期 No.405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IGC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与风险防范路径

    魏佳恒;

    以AIGC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快速崛起,正在改变着高校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表达策略。AIGC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具有深层内在机理,也存在“内容失真”“技术依赖”“数据失范”“算法黑箱”等潜在风险。亟需从强化价值引领、提升智能素养、注重人文关怀、健全体制机制等角度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以实现“AIGC+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与技术向善的目标。

    2025年06期 No.405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王孟环;廖永华;冯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承载着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研究生党建在引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指出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的脱节、导师育人责任的模糊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尚未能契合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等问题,梳理了研究生党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价值,认为高校可以通过优化党支部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强化党员示范作用等措施,切实提升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有效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025年06期 No.40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彭晓薇;

    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探索过程中存在教育宏观目标缺乏统一设计、教材体系内容设置欠合理、教育阶段衔接脱节且急功近利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准确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总体性与阶段性、现实性与前瞻性逻辑关系。从宏观上进行策略安排,搭建整体的目标框架,科学规划教材体系,优化教学评估机制,培养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以便更好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5年06期 No.405 101-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中间状态学生教育转化研究

    卞卡;

    当前的学生群体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数量不在少数,这部分学生能完成基本学业但不突出;能跟上整体发展但不冒尖;想加强努力、积极进取但怕吃苦流汗,缺乏长远目标与打算。如何做好这一类中间状态学生的激励与转化,是辅导员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才能促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确保更多的学生成长成才。

    2025年06期 No.405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政工园地

  •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高校铸牢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探赜

    李玮舜;凌雄;

    铸牢青年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当前高校在铸牢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具身认知理论与清远连山社会实践团实践经验的指导下,通过“语”以同人、“文”以化人、“教”以育人、“智”以济人的多维度路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广东省实施的“百千万工程”紧密融合,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深入探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为有效地铸牢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践优化策略。

    2025年06期 No.405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五大机制建设

    阳海音;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机制建设至关重要。新时代我国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加强协同联动、监测预警、制度保障、评估激励、思想引领五大机制建设,实现从单向发力到多元推进、从事后处置到主动引导、从短期运动到长效治理、从外部强制到内外驱动、从单一治标到标本兼治的转变。

    2025年06期 No.405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